个人简历:杨进成,福建省泉州惠安人,1934年出生,13岁念小学,1958年就读于厦门大学物理系,1962年于国防科工委工作,隶属总参谋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字731部队;后转为信息部,中国人民解放军京字113部队。1978年从部队转业至厦门大学物理系工作,电子科学系成立后,担任厦门大学电子科学系副教授,教授科目为:《基础物理实验》、《微波实验》、《传感器技术》。1994年退休,参加老年大学、老年舞蹈队等活动。
自强不息、有志竟成是他童年至大学生活的真实写照;坚守深山、研究技术是他一心向党、建设祖国的使命担当;专注科研、培养人才是他回归母校、锐意创新的坚定步伐;参加比赛、为厦大荣誉而战是退休生活的心之所向。鹤发银丝映日月,一路走来,良好的心态、内心的追求、无私的付出让杨进成老师成为自己人生的掌舵者,也成为了莘莘学子的领航人。
自强不息,有志竟成
谈及自己的童年生活,杨进成表示那并不是一段快乐的经历,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从小便学会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小小少年,以十分优异的成绩考上惠安一中,却因无钱缴纳学费需在街头叫卖赚取学费,次年又以优异成绩再次考上惠安一中,获得一等奖学金。因为不易,所以珍惜,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杨进成自强不息,努力拼搏进取。所谓有志事竟成,他也因此一路过关斩将,成功考至厦门大学物理系。中学时期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让他在大学期间能游刃有余地完成四大力学的学习,并利用课余时间担任学习组长,辅导三名同学完成学习任务。参加半导体培训班、参加无线电专业试验班、学习超高分技术是他的学习日常;参加大学生艺术团,拉二胡、拉大提琴让他的课余生活充满了艺术气息。在他的话语中,仅用“学习比较轻松“来形容大学生活,但这份轻松却离不开他自身的努力。将学习融入生活,以自强不息成为强者,杨进成老师以其亲身经历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参军报国,大山里的共和国建设者
大学毕业,杨进成以佼佼者的身份被选拔至石家庄报道,加入国防科工委参军报国。凭借投影几何基础及逻辑思维能力,他顺利完成画图工作,利用大学所学,投身天线专业雷达研究中,这也与其希望的“所学有所用”不谋而合。转正答辩通过、授予中尉军衔、穿上军装的他,又多了一个令人敬畏的身份——军人。在我国进入20世纪60年代,遭遇三年经济困难,新中国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的大背景下,新中国进入一个科技兴国的黄金时期。杨进成所在单位集体转移,被分配至秦岭山沟从事科研技术建设工作,成为“大山里的共和国建设者”中的一员。”为了强国强军梦,为了挺直中国人的脊梁,他们坚守在大山里,坚守在国防工业的第一线,做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大山里的共和国建设者》纪录片中如是说。作为老一辈建设者,他们从全国各地汇聚深山,默默无闻地做着卓越非凡的工作。以身许国,强国强军,成为他们至死不渝的初心;高标准,严要求,利用必生之所学,创造科技奇迹,也影响着整个民族的未来。成为他们的一员,参加国防科技建设,对于杨进成来说是一段意义深刻的经历。由于事关国家机密,杨进成默默坚守在天线测试场,周而复始地完成查阅资料、完成科研工作,周而复始地查阅资料、测试天线场等成为他的工作日常,而立志报国、不忘初心也成为他不懈奋斗的动力。
1973年9月10日,中国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场用风暴1号运载火箭发射长空1号卫星。杨进成参加了此次发射工作,来到现场测量设备、测量卫星运行轨道,亲眼目睹发射场景,声情并茂地讲述中我们也能感同身受当时的震撼。
谈及参军工作,杨进成老师非常感谢国家的培养与重视。但最让他遗憾的是终身未能入党,本已凭借优异表现获得入党资格,却因一些外部特殊原因未能入党,这是让他至今都无法忘记却也已经释然的一件事情。 “虽未入党,一心向党“,只要心中有党,能够参军报国,为祖国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已然足以。
为人师表,厦大微波领航人
1978年恢复高考,杨进成重拾大学教学初心,选择回到厦大,开启他16年的教学生涯。教学初期杨进成老师便做了一件历史性的革新——创建厦门大学第一个微波实验室,从亲自动手操作,进而编成书籍,到最后传授给学生,他最注重的一件事就是亲历亲为、精益求精,物理实验、微波实验、传感器技术课程、毕业设计的教学中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谈到自己的教学理念,杨进成表示要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他仍不忘自身的科研重任,通过塑料厂的社会调查,让他有了融入微波波导基础,来测量塑料薄膜厚度的灵感,这也开启了未来关于测厚仪的系列研究,从图纸设计、图纸生产、描图、晒图,加工到调试,杨进成与其所在团队成功完成“MW-I型微博测厚仪”,而他所负责的传感器部分也在这一仪器中起到了重中之重的作用。《温度自补偿新型微波测厚传感器的研制》论文发表,被福建省物理学会评为优秀论文,这一研究为后来微波研究方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这一成果也为祖国工业建设添砖加瓦,增加了社会效益。
退休生活,心之所向
“在大学的16年就这样忙忙碌碌的结束了”,杨进成感慨到,但退休也并未让他从此停下脚步休息。他仍继续前进、继续忙碌,成为厦门大学老教授协会第一届会员,参加脑科学成立大会并参加系列活动、加入厦门大学老年舞蹈表演队并作为代表参加全国健美操大赛。其中记忆犹新的是参加健美操大赛时的一次突发情况,作为男生组的主力成员,他在初赛结束后不慎脚扭伤,为了不影响决赛,去医院打了封闭针。尽管如此,出场前仍然疼痛难忍,但这却未让他有丝毫退缩的想法。用他自己的话说:“决赛出场前,很疼的、很疼的。但是没办法,为了厦大的荣誉,冲出去。跳的时候竟然感觉不疼了,成功了。“正是因为这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毅力才让他顺利完成演出,为厦门大学赢得全国二等奖。
80岁以后,退出舞台,杨进成开始了养花生活。在他的人生中,好像什么都显得出奇的简单,连养花也羡煞旁人。游客们路过纷纷拍照,小孩子会淘气地叫他“养花阿伯”。但简单的背后离不开用心的付出,杨老师以踏踏实实、认真用心的生活态度贯穿一生。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刚好可以用来形容杨进成的工作教学生涯。科研工作中,不断尝试、革故鼎新,冰清玉壶、赤子丹心,以饱满的热情奉献祖国建设事业;教学生涯中,孜孜不倦教导学生,以身作则、兢兢业业,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桃李满天下。无论是学生时代、工作时期还是退休生活,他都在用实际行动、亲身经历告诉学生,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突破与创新融入学习、融入科研,饱含爱国情,立志报国心;要敢闯敢做,不断挑战自我,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
厦门大学beat365官方网站
文:杜世佳、董宇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