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萌芽
20世纪初期,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家危难,意识凋亡,民不聊生。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眼看国势危如累卵,认为所能依赖者唯有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人心耳。于是,陈嘉庚先生抱着“教育为兴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信念,怀着“为吾国放一异彩”的宏愿返回厦门创办大学①。那所未来的“南方之强”,“华侨之光”在陈嘉庚先生的心中埋下希望的种子,静候着雨霖的浇灌。
斥资办学
为筹办厦门大学,陈嘉庚先生于1919年5月回国,历经两个月的冥思苦想在7月上旬发出《筹办福建厦门大学校附设高等师范学校通告》,并在同月13日于厦门浮屿陈氏宗祠发表筹办厦门大学演讲,当场认捐开办费一百万大洋,经常费三百万大洋,这是陈嘉庚先生当时的全部资产。陈嘉庚先生的果断魄力与伟大格局为厦门大学日后的成长铺平了道路。
诞生之刻
陈嘉庚先生在1920年8月先后聘请了蔡元培,邓翠英,李登辉等先生为厦门大学筹备员,同年10月在上海召开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拟定《厦门大学组织大纲》,成立董事会,推举邓翠英为厦门大学首任校长。1921年4月6日,私立厦门大学假集美学校即温楼举行开校仪式,中国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宣告成立,陈嘉庚,蔡元培,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博士出席活动并进行演讲。福建省政府及教育厅出席开幕式,各界名流拱手祝贺①。这所“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带着“教育救国”的真诚宏愿于1921年4月6日屹立于世,20世纪的中国也因此迎来了一丝光明。
华侨之光
陈嘉庚先生不惜斥资全部家当创办厦大乃是国之幸运。先生在筹办厦门大学演讲词中写道“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如精卫之填海,愚公之移山,终有贯彻之日。”①这是怎样的魄力与果敢。先生心系国之存亡,相信以教育为本,人心必坚的主张,义无反顾地归国创学。他创办的不仅仅是一所世界名校,更是20世纪的中华希望。“华侨之光”为国家,耿耿忠心昭日月;“南方之强”诞生起,代代忠良护中华。
资料参考: ①:厦门大学线上校史展览馆
文案 :邓竞翔